我俩是大学的同班同学。许是因为共同爱好的缘故,我们自然而然地谈到了文学。渐渐地,变得不再拘束,不再附和,谈话的触角也开始伸向内心世界,社会、人生、理想,在那个和谐的氛围中。我感到一种满足:有人欣赏,有人理解,有人宽容,那才是真正的朋友。
山,依然绿;水,依然清;可我却感到他的眼睛显得温柔、热切。当他有意无意地谈到爱的实质时,我感到一阵心慌,总试图回避那一次又一次的碰撞,连同原有的共同感觉和那四目相对的刹那,唯有沉默,唯有低头不语。
当我独自回忆我们之间的一切时,却感到太突然了,我从来都把他当作相知的朋友,赞赏他的博学和宽容,却接受不了那一份特殊的情感,我自问这是友情还是爱情?许是兼而有之吧!在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,欢乐和笑声不再追随我们,虽然我依然感到有那么双炽热的眼腈在关切地注视着我。
终于,收到了他的信,一封又一封。他告诉我他知道那是一颗蒋也无法咀嚼的“青橄榄”,却又解脱不了过去,拂逆不了自己的心愿,说是只有在马路上徘徊,在夜灯下啜泣,在冬夜里追寻,试图维持,幻化那一条雨后的彩虹。说是只能捡起九月曾被抛落的寂寞与孤独,再一次走向无奈,我的心灵颤动了,却感到几多无奈,几多失落,那是另一种情感,另一个归宿,是艰难而执著的选择,是迷茫后再次奏响的旋律。
我不敢多说什么,怕刺伤那一颗忧郁的心。我说我还太年轻,幼稚的心承受不了那么固执的爱和过于沉重的寄托。我告诉他那是一片并不肥沃的土地,虽然享有阳光和春风,却终究没能孕育出爱的萌芽,那只是一个甘于寂寞的清清冷月,一片孤独的沙漠。
生活复归于宁静,如同天边远处那一抹晚霞,淡淡而又热烈,但总给人以明天的希望,不是吗?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,我们依然拥有那一份真诚。我们依然是朋友,至今互通音讯,保持那一份友谊和坦率,依然感谢生活给了我们一份回忆。
编后絮语:
青春的心是不是太年轻,太幼稚,青春的感觉也许并不深沉,青春的爱有时会披着朦胧的紫色外衣,拥有青春的我们还没能挽起一片感情的沃土、去孕育那一株爱的萌芽。让我们把握自己,把握感情。让我们依旧拥有青春,拥有明天。